人類情緒的黑盒子藏在大腦中,大腦中的杏仁核在情緒處理上扮演最重要角色;漸凍人、阿滋海默症、巴金森氏症等疾病,屬於腦的病變;脊索動物的老祖先「海鞘」小時候有腦、長大變無腦,從牠的生活史得知,大腦是為了運動而演發;老年人多嘗試學新事物,可刺激腦神經 鏈結,有助優雅地老化。台中自然科學博物館耗時兩年多籌辦「腦中乾坤─心智的生物學」特展,將認知神經科學領域最新研究成果,與感官科學研究,結合互動式展品、媒體遊戲與腦結構模型等,從無腦動物介紹到高度發展的人腦,人腦如何掌控情、腦的疾病、腦波的應用,以及中研院院士江安世果蠅腦的研究成果,帶領民眾一窺腦科學的奧秘。常聽鄉民幫人取「水母」外號,意思是指「無腦」。科博館主任黃文山指出,陸地動物都有腦,水中動物如水母、海膽、牡蠣等則是無腦。而脊索動物門的「海鞘」幼蟲時有腦,長得像蝌蚪、會游來游去,變為成蟲時則固著帶岩石上,就把自己的大腦吃掉了;海鞘的大腦生成是為了運動,當不需要動時就會退化不見。黃文山說,海鞘算是脊椎動物的老祖先,從牠的生活演化史得知,大腦的存是為了運動。另外,特展也會介紹各種動物的腦,人腦有860億個神經元,而大象腦神經元有2670億個、鯨魚有3720億個,但大象和鯨魚都沒有人類聰明;聰明與否,跟腦的大小和神經元數目無關,關鍵在腦神經元是否有效鏈結與分工。他表示,閱讀、聽音樂學習新事務,都有助於大腦神經元的鏈結,如果一再做重複的事,大腦沒用到的神經元就會退化;因此,鼓勵老人家多去嘗試沒做過的事,例如學一樣樂器或畫畫,可以活化神經元,不會老得很快,而是優雅地變老。「腦中乾坤」特展中有各種動物腦模型、人類大腦結構模型、腦模型道具等,讓觀眾可以操作人腦的組合與拆解。「變動的腦」展出,透過人類從小到大的腦影像,看到人類大腦的發展,和各種與腦有關的疾病,以及說明人類天生的資質差異不大,關鍵在於後天養成。中央大學還提供腦齡遊戲體驗,觀眾可透過互動遊戲考驗自己的反應能力,也是活化腦部的好運動。科博館「腦中乾坤」特展帶觀眾一窺大腦的奧秘。圖/科博館提供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科博館「腦中乾坤」特展帶觀眾一窺大腦的奧秘。圖/科博館提供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科博館「腦中乾坤」特展帶觀眾一窺大腦的奧秘。圖/科博館提供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科博館「腦中乾坤」特展帶觀眾一窺大腦的奧秘。圖/科博館提供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
8B68F3913E6BB6D3
留言列表